品牌個性化 vs. 迎合市場:哪種策略更有效?

by 安啾

在品牌經營的世界裡,我經常聽到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:
一派人說:「市場要什麼,你就給什麼。」
另一派人則主張:「堅持自己的風格,懂你的人自然會來。」

那麼,品牌到底該「個性化」還是「迎合市場」?
今天,我想帶你走一趟深度對話,不只是談策略,更要聊聊品牌背後的情感與靈魂。


一、品牌個性化:靈魂的延伸

個性化品牌的核心,就是它有自己的靈魂。它不急著取悅所有人,而是用最真實的自己去吸引對的人。
這種品牌像一位有故事的朋友,你和他相處時,會感覺到溫度、信念,甚至有一種熟悉的默契。

舉例來說,我在 PB LAB 常遇到一些學生,他們的創作風格很獨特,也許一開始無法吸引大眾,但卻能在小眾圈裡迅速累積鐵粉,這也是創立基礎一千位鐵粉的由來。這些粉絲不只是「買產品」,而是因為理念相通而選擇支持。

個性化品牌的優勢:

  • 建立深度情感連結
  • 粉絲黏著度高
  • 容易形成口碑傳播

挑戰:

  • 市場規模可能較小
  • 初期成長速度較慢

二、迎合市場:流量的捷徑

迎合市場的品牌策略,重點在於快速抓住大多數人的需求與喜好。
它像是一位懂得察言觀色的社交高手,能夠迅速融入各種場合,讓大部分人感到舒服。

例如,當某種顏色、產品形式、短影音風格正在流行,迎合市場的品牌會立刻跟進,藉此獲得快速的曝光與銷售。

迎合市場的優勢:

  • 容易獲得大規模曝光
  • 快速提升銷售與知名度
  • 能靈活應對趨勢變化

挑戰:

  • 缺乏獨特性,容易被取代
  • 粉絲忠誠度低,喜新厭舊
  • 需要持續追趕潮流

三、該選哪一種?我的觀點是:混血策略

作為品牌顧問,我的答案永遠是:不要走極端。
完全的個性化,可能會讓你陷在自己的小圈圈;
完全的迎合市場,則可能失去品牌靈魂。

我喜歡的方式是——「靈魂不變,外在靈活」
也就是說,你要先找到品牌的核心價值VP(你的靈魂),再用市場喜歡的形式去包裝它(外在衣服)。

就像 PB LAB 的存在,本質上是陪伴創作者找到品牌方向,這個靈魂從不改變,但我會用不同時代的流行形式去呈現,可能是實體教學、內容文章、互動課程、甚至 AI 輔助的品牌設計。


四、找到你的平衡點

要判斷自己該偏向個性化還是市場取向,可以問自己三個問題:

  1. 我希望品牌被記住的原因是什麼?
    • 如果是因為獨特性 → 偏向個性化
    • 如果是因為滿足需求 → 偏向市場取向
  2. 我有多少資源與時間?
    • 個性化需要時間慢慢培養鐵粉
    • 市場取向需要大量行銷與產品更新
  3. 我的受眾在哪裡?
    • 小眾社群?還是大眾市場?

五、我的建議

  • 初創品牌:先用市場取向快速獲得曝光與資金,再慢慢注入個性化元素,建立忠誠粉絲群。
  • 成長期品牌:逐步加強個性化,讓品牌從紅海中突圍,走向獨特定位。
  • 成熟品牌:維持靈魂核心,同時保有對市場的敏感度,持續優化外在呈現。

最後的話

無論你選擇哪條路,都記得:
品牌不是單純的商業計算,它更是你和世界之間的一段關係。

個性化讓你被真正懂你的人愛上;
迎合市場讓你更快被更多人看見。
而最有效的策略,是讓兩者在你的品牌裡共舞——靈魂穩定,外表靈活。

因為最終,真正的影響力,來自於既能被看見,又能被記住

安啾Angel
安啾Angel